无障碍浏览
一网搜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30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7-03 08:55:51

【    A   

【同意公开】

吉中医药字〔20239                                            签发人:林天慕

王晰委员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推动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局职能,结合配合部门协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一)多种方式推进中医药教育传承

一是积极推进医教协同工作。探索开展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院校中医药教育方面加强医教协同,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逐步实施“3+2”教学、床旁教学等方式,提高院校教育中临床实践内容比例,提高高校学生临床能力。

二是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实施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和省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以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为依托,建立传承团队,培养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鼓励通过不断整理总结研究老专家学术思想,培养青年优秀中医人才我省现有在建国家级传承工作室19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194个。持续推进第七批全国师承项目,我省现有国家师承指导老师34人,学术继承人70人。通过3年跟师学习,系统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省中医药管理局积极组织实施“中医馆骨干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等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中医馆骨干培训,已累计培训中医馆骨干1194人次。委托长春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实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累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师726名。同时组织市(州)级及以下公立中医医院深入基层开展义诊活动,积极推广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鼓励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三伏贴”等冬病夏治等中医特色诊疗服务,依托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多发病和常见病等中医药治疗水平。

二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广“治未病”服务。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能力的通知》,结合地域特点及群众服务需求,加强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要求未设置中医“治未病”科的中医医院要“应建尽建”,已设置的要“提质达标”,切实提高中医药在“未病先防”方面的能力。

(三)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近年来,围绕中医药领域专技人才评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不断完善职称制度,逐步下放评审权限,进一步畅通各层次、各领域中医药人才职称申报评审渠道,不断推进中医药领域专技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对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激励。制定了《关于改革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基层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细则》,允许基层中医药机构中专、大专学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评正高级职称,专门制定了适合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的工作业绩。二是扩大中医院评聘结合改革范围。授权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院第一临床附属医院、长春市中医院、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19家医院和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为职称评聘结合试点单位,全方位推进全省医疗机构职称"评聘结合"制度改革,将用人权交给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拥有更大的用人自主权。三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继续教育。2016年以来省人社厅共主办6期医药方向高级研修班,培训专业技术人才470余人。研修班精心设置研修内容,聚焦国内外医药领域前沿发展,着力拓宽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视野,提升知识水平,注重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保障。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先后在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延边大学附属医院3家设立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全力打造我省中医药方向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主阵地。

(四)中医药文化宣传

一是中医药内容融入学校教育。教育部考虑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明确要求专题教育融入相关学科课程中,比如,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搜集具体事例,体会中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广泛影响”,并将中医学与针灸、《本草纲目》《齐民要术》作为内容要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医疗与公共卫生”必修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了解李时珍等医药学家的主要事迹,知道他们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等。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重视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养生方法的教学。二是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将“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纳入《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制作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中医药文化精品和创意产品,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文化建设,开展健康讲座等科普活动,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近20所中小学校开展了中医药文化讲堂、中药材种植等。

一、下一步工作。

(一)以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和平台建设为依托,持续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各级工作室管理,鼓励传承团队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等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作用,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师承工作,培养青年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二)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发挥吉林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吉林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作用,多部门协调推进。

(三)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医联体、医共体和专科联盟等形式,发挥省市三级中医医院优势,带动县区级中医医院发展。持续开展“中医馆骨干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等基层人才培养项目,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中医药人才,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率和服务水平。

(四)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一是教育部门将结合学校教育普及中医药知识。指导各地各校严格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历史、体育与健康等国家规定课程,渗透中医药文化教育。鼓励中小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中医药文化相关教育活动,丰富学生防病治病知识储备。开展中小学读书行动,提倡中小学生阅读中医药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二是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平台,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提高吉林省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3年6月28日

主办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立信街720号

联系电话:80782658    邮编:130021网站地图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01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4 吉ICP备05001602号

主办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立信街720号

联系电话:80782658

邮编:130021网站地图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01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4

吉ICP备05001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