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一网搜
对省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第80号农工党省委会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10-12 14:58:15

【A】

【同意公开】

吉中医药字〔2023〕10号                                                      签发人:林天慕

农工党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完善中医药深度介入传染病防治长效机制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经我局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升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建章建制,将中医药融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我省于2021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明确将中医药融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提升中医药在应急救治、传染病防治中的参与度。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提高中医疫病防治水平。

(二)组建队伍,提升中医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1.建立省级中西医结合应急工作机制。我省不断健全重大疫情快速反应机制和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工作机制。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市中医院纳入省级应急管理与救治体系。疫情期间,我省组建了60名中医专家组成的“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西医结合救治专家组”,分区、分组负责区域内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的会诊、巡诊及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

2.加强中医药应急与救治能力建设。2021、2022年中央财政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2120万元,依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展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能力项目建设。医院按专业配比,组建了一支涵盖医、药、护、技、管的中医应急救治队伍。2020年利用国家专项经费3692万元,支持全省50所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2023年利用国家专项经费900万元,支持长春市中医院等9家中医院提升中医药应急和救治水平。

(三)储备人才,持续开展中医药疫情骨干人才库建设。2021年开始,省中医院管理局委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持续开展疫病骨干人才库培训,对省直及各地区推荐的428名人才库成员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理论实践培训。同时每年对人才库成员进行年度考核,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二、加强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

(一)加强中西医协同救治工作。

1.建立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我省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我省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西医协同救治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中西医协同救治指挥机制,一体化部署和推进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中西医协同救治工作。在新冠病毒感染等新发突发传染病救治工作中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

2.大力开展中西医协同救治。在救治过程中,我省积极组织辖区内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医疗救治中西医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专家组由中医医师和西医医师共同组建,开展中西医联合查房、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把第一时间用上中药作为临床救治的原则。

3.组织中医诊疗方案培训。2022年11月我省修订了《吉林省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诊疗方案》,针对中医诊疗方案相关内容,组织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相关医务人员中医药相关内容培训,重点培训临床类别医师使用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药协定处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重症高风险因素识别判断、中医药康复治疗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技术水平。

(二)基础数据库提档升级。我省推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础数据库提档升级,建立兼容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的基础数据库,以便中医医师开展诊疗工作。疫情期间,各方舱医院、定点医院均要求在电子病历中增加中医模块,建立兼容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的基础数据库,确保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治疗。

(三)将中西医协同发展纳入医院评审工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校验工作,将中西医协同发展纳入医院评审工作中,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立中医科,截至目前,全省三级综合医院均完成中医科、中药房的设置。同时,省中医药管理局与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工作。要求增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药人员配备,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完善绩效考核等政策措施和制度,不断提高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

(一)加强中医药传承保护工作。省中医院管理局组织实施了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工作一是支持延边朝医医院开展《中华医藏(朝医卷)》编撰工作,挖掘整理朝医药古典医籍精华,传承保护少数民族医药二是依托长春中医药大学实施中医药古籍保护项目,改善中医药古籍馆藏条件,开展古籍保护与修复,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奠定基础三是委托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90个活态项目已推荐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诊疗规律与临床研究。省中医院管理局积极组织一线科研人员进行课题研究和实施重大疫情防治中药方剂应急储备库建设项目。一是开展国家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应急专项课题研究。2022年3月,组织一线科研人员及时搜集临床数据和证据,做好实验设计,围绕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启动了5项课题研究,并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请立项为国家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应急研究专项课题。目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担的3项资助项目已完成研究任务,通过国家局结题验收。二是开展省级新冠肺炎中医药应急科技项目研究。2022年5月召开新冠肺炎中医药应急科研项目论证会,决定启动省级应急专项。经申报、专家评审、局党组会审议通过,确定省级新冠肺炎中医药应急科技项目20项,目前各课题组正在有序开展研究工作。三是实施重大疫情防治中药方剂应急储备库建设项目,形成了中医经典名方、中药制剂、常备药材及饮片、名优中成药4个储备库,为中医药全面、全程、全期参与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省科技厅持续关注中医药在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一是支持开展现代化中医诊疗及康复技术、新发突发传染病综合防治技术、重大慢病、常见多发病、流行病临床诊疗技术研究。二是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应急专项,其中投入经费170万元,支持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系列研究、效果评价及推广示范研究。三是投入经费395万元,支持长春中医药大学和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建设“吉林省中医骨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吉林省中医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四是投入经费300多万元,支持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和长春市中医院开展“中医药介入慢性心衰康复方案的评价研究”等重点研发项目20余项。

(三)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2022年,省科技厅出台《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在基础研究项目和人才项目中开展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提升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一是全面推行精简预算科目、简化项目验收结题财务管理、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结余资金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等举措。二是落实科研助理制度,依托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2426个,在创造新岗位增加就业的同时,保障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三是持续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10家试点单位完成职务科技成果转化102个,转化资金3775万余元,9家完成收益分配,超过98%的收益分配给科研团队人员。

四、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2021年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吉林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具有吉林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方案对推进中医药课程教材建设,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三方面均提出明确要求。

(二)推进中医药课程教材建设。省教育厅整合中医药课程内容,优化中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用5年时间探索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本科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中医思维培养。一是把中医药经典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提高中医学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将中医药经典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二是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并逐步实现本科中医药专业学生全覆盖,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三是长春中医药大学积极建立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并计划建设中医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群,强化中医思维和中医经典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师带徒制度,强化对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一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规范传统医学师承跟师管理。2020年省中医院管理局制定了《吉林省传统医学师承跟师管理办法(试行)》,省、市、县三级中医药管理局分工负责,进一步规范了我省传统医学师承跟师工作管理。目前,已有696名跟师学员通过出师考试,获得了《传统医学师承合格证书》,取得了参加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医生考试的资格。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完成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六批,我省188名继承人通过跟师学习及结业考核。二是强化对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激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基层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细则》,允许基层中医药机构中专学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评正高级职称。结合我省实际,着重考量中医药人才“真材实料”,将会看病、看好病和带徒能力作为中医医师的重要评价内容,坚决破除“五唯”。

(四)改革中西医结合教育。省教育厅鼓励符合条件的院校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2021级起,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目前,长春中医药大学正在积极申报中西医结合博士授权点,并力争获批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优势专业“本硕博”长学制办学权,加大一体化人才培养力度,形成精英教育模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至今共主办6期医药方向高级研修班,培训专业技术人才470余人。研修班精心设置研修内容,聚焦国内外医药领域前沿发展,着力拓宽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视野,提升知识水平,注重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保障。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省委书记景俊海的“要坚持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治疗,坚持中西医结合、用好中医药,采取科学化规范化同质化高效化方法,及时有效救治患者,尽最大努力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要求,注重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

(一)加强中医医院相关专科建设。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肺病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特别是发热门诊建设,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提升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药人员配备,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完善绩效考核等政策措施和制度,不断提高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挖掘整理经验传承。进一步组织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加强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等的活态传承;持续关注中医药在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支持开展现代化中医诊疗及康复技术、新发突发传染病综合防治技术、重大慢病、常见多发病、流行病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加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加强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

(四)全面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具有吉林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建优建强中医药相关学科专业,大力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

(五)建立中医医师师带徒考评体系。着重考量中医药人才“真材实料”,将会看病、看好病和带徒能力作为中医医师的重要评价内容,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深度介入未来传染病防治,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作用,弘扬传统医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健康吉林”建设。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3年10月8日

主办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立信街720号

联系电话:80782658    邮编:130021网站地图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01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4 吉ICP备05001602号

主办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立信街720号

联系电话:80782658

邮编:130021网站地图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01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64

吉ICP备05001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