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同意公开】
赵菁代表:
您在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全面发挥吉林省医药资源优势 在全国医药市场加速打响“吉药”品牌形象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根据工作职能,结合各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以来,全省中医药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中医药的指示批示,紧密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中医药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优势,推动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与现代化发展,为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新动能。
一、加速推动吉林中医药活态保护
一是做好活态传承。“十四五”以来,全省积极开展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经验方、中药炮制、制剂方法等中医药传统技艺、知识的活态传承,完成了90个活态中医药传统技艺、知识的调查研究和收集整理工作,完成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建设。建立了行政管理及专家队伍,建立传统知识登记长效机制,推进调查采集工作常态化。二是做好追踪溯源。启动建设全省“数字人参”种植基地可视化及人参病虫害预警及防治体系、加工和质量控制体系、产品溯源召回和防伪体系,对人参种植病虫害、采收时间、加工工艺、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预警和风险评估,推进人参种植“数字化”管理进程。
二、加快促进吉林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
一是坚持建章立制。“十四五”以来,围绕医药强省建设,相继出台了《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医药强省建设 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医药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吉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支持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若干政策。通过政策实施,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全省医药健康产业最具有优势的平稳增长点,持续不断对中医药产业进行挖掘与创新,为全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撑,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坚持传承创新。组织协调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对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研究,推动开展用于重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罕见病用药和儿童药品等临床急需的中药研发;支持民族药(朝药)制剂品种研发和新药注册申报;支持医疗机构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支持以病证结合、专病专药或证侯类中药等多种方式开展中药新药研制。积极引导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检验机构、中药生产企业等参与中药地方标准研究,加快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中药配方颗粒地方标准制修订,提高标准管理水平。三是坚持二次开发。出台《关于支持中药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中药创新研发支持力度,鼓励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开展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探索建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评估路径,积极培育一批临床价值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中药品种,通过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不断提升中药品种竞争力。“十四五”以来,投入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2195万元,重点扶持43个已上市大品种开展二次开发和技术升级,带动企业投入近4000万元。金赛药业“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通过二次开发与技术升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销售收入达到75亿元。吉林长白山药业“中药大品种鹿茸口服液”“中药大品种理气舒心片”通过二次开发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38亿元。
三、加大扶持吉林医药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注重项目建设。2023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共支持华康药业智能化异地新建项目、金鹿药业物理方法提取小分子肽液(粉)技术项目等中药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组织中药企业智改数转项目申报入库,并资金支持修正药业、敖东延边药业、敖东洮南药业、集安益盛药业、敖东集团金海发药业、草仙药业、龙鑫药业等7个中药企业智改数转项目。二是注重资金扶持。培育中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3年共推荐通化吉通药业、柳河长隆制药、吉林益民堂制药等12户中药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止2023年底,全省融资担保机构支持中药领域中小微企业担保108笔,累计担保额度8.82亿元,担保费率同比下降0.21%,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1208万元。三是注重智改数转。组织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训班,为万通药业等有需要的企业对接优秀的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解决智改数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召开吉林省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为重点中药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积极培育打造中药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吉林敖东延边药业智能制造工厂、吉林省北药中药制药集团中药饮片智能制造工厂等2个企业入选《2023年度吉林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
四、加强宣传推进“吉药”品牌走向全国
一是强化品牌认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吉林高端品牌,探索推进吉林区域品牌认证工作,发布《“吉致吉品”红参》《“吉致吉品”人参蜜片》《“吉致吉品”梅花鹿血冻干粉》《“吉致吉品”梅花鹿胶糕》《“吉致吉品”梅花鹿鞭人参酒》团体标准,针对人参、鹿产品等特色资源产品开展“吉致吉品”认证工作。二是强化品牌宣传。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吉字号”人参品牌的工作部署,经过近几年的“吉字号”人参品牌打造和动态管理,目前“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共有产品生产企业54户,品牌产品288种。利用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开展“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公益性宣传,在吉林卫视、澳亚卫视制作播出人参科普宣传栏目52期,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设立“长白山人参”专栏,发布宣传报道249篇,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制作发布科普宣传短视频88条,累计观看量60余万人次,在澳门举办两届“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暨吉林省人参系列经贸推介活动,组织企业利用农交会、农博会等各类展会开展宣传推介活动。通过积极建设打造,“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荣获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品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三位,实现了由吉林省地方品牌到国际化品牌的转身。
下一步,我省相关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紧密围绕“一主六双”发展战略和“464”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推动吉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活态传承,持续开展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经验方、中药炮制、制剂方法等中医药传统技艺、知识的收集整理应用;组织推进全省人参数据云平台建设,将检测数据纳入云平台管理,做好质量追溯,提升吉林人参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推动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大政策供给;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依托吉林大学建设项目概念验证中心,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持续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研发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助推吉林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企业智改数转,结合我省中医药产业优势,加强医药企业培育,学习先进省份发展经验,充分发挥好数字化转型对中药产业的赋能助推作用,以推动智改数转项目建设为抓手,提高中药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强“吉药”品牌对外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渠道和媒体平台,持续开展吉林人参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积极宣传吉林人参品牌及文化,提升吉林人参知名度和影响。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5月21日
(联系人:黄海鹏 电话:0431—80782668)